ADA创下年内新高,上扬幅高达18.8%,还能追吗?
近日,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会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举行。纵观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可以发现如下几点特征与趋势:
1.国民阅读率整体呈全面上升态势。包括综合阅读率、图书阅读率、数字阅读率、图书阅读量在内的数据均全面上扬。
2.数字阅读特别是开元体育手机阅读持续快速发展,移动阅读、社交阅读正在成为国民新的阅读趋势。
3.国民对阅读的需求日趋旺盛,对个人的阅读需求和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的需求均不断提高,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面临良好的发展机会。
4.未成年人阅读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亲子阅读发展前景良好。
其中主要数据如下:
一、2016年我官方下载地址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去年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比2015的64%上升了4.2%,图书阅读率为58.8%,比2015年的58.4%上升0.4%。
二、我开元体育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有不同提升。2016年,超过六成(62.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26分钟;传统媒介中,除纸质图书阅读时长外,纸质报刊阅读时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三、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纸质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分别为44.66期(份)和3.44期(份)。与2015年相比,纸质报刊阅读量持续下降。
四、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73.8%,较2015年的70%增加了3.8%,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
五、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的价格承受能力与去年相比略有提升,其中期刊有所下降、电子书略有上升。手机阅读群体2016年手机阅读人均花费16.95元,较2015年有所上升。
六、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成年人中近九成为49周岁以下人群,纸质读物阅读仍是五成以上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
七、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八、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5%,较2015年提升3.9%,未成年人的人均阅读量为8.34本,较2015年增加了1.15本。
九、在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90%,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24.14分钟陪孩子读书。
本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新亮点
1
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增长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高达66.1%。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时长连续八年增长。超过两成手机阅读接触者喜爱“都市言情”类小说。
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增长,2016年达到66.1%
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逐年提高,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达到66.1%,较2015年的60.0%上升了6.1个百分点。2016年成年国民选择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为72.6%,远高于通过电脑上网的比例(45.8%)。
不同人口特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存在一定差异。城镇成年居民、男性成年居民的手机阅读接触率分别高于对应群体;成年人中,年龄越小的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越高,18—29周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为92.8%;其次为30—39周岁群体,该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为87.3%。60岁以上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与中青年群体差距较大。
表1 不同人口特征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
人口特征
类别
手机阅读接触率
城乡
城镇
75.7%
农村
55.6%
性别
男性
68.3%
女性
63.8%
年龄
18—29周岁
92.8%
30—39周岁
87.3%
40—49周岁
67.9%
50—59周岁
42.0%
60—70周岁
18.8%
70周岁以上
9.2%
我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接触时长连续八年增长,2016年达74.40分钟
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接触时长持续增长,2016年达74.40分钟,比2015年的62.21分钟增加了12.19分钟。在手机接触者中,用于手机阅读的时长平均为47.13分钟。
接近四成的成年手机阅读接触者“看手机小说”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接近四成(39.9%)的成年手机阅读接触者会使用手机看小说。具体来看,有接近九成(89.1%)的手机阅读接触者选择将“微信”作为通过手机进行的主要活动,68.9%的人选择“听音乐”,有68.6%的人选择“看视频”,有48.1%的人选择使用“手机QQ、飞信等”,有45.9%的人选择“浏览手机网页”,有41.8%的人选择手机“支付功能”。此外,有19.8%的人选择“阅读手机报”。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 手机阅读接触群体通过手机进行的活动及比例
通过手机进行的活动
选择比例
微信
89.1%
听音乐
68.9%
看视频
68.6%
手机QQ、飞信等
48.1%
浏览手机网页
45.9%
支付功能
41.8%
看手机小说
39.9%
手机游戏
38.3%
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
25.9%
阅读手机报
19.8%
博客或微博
15.6%
手机查收电子邮件
12.6%
其他
0.7%
超过两成手机阅读接触者喜爱都市言情类电子书
在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中,最受欢迎的电子书类型为“都市言情”,其次为“文学经典”。选择都市言情类电子书的比例为23.5%,选择文学经典类电子书的比例为17.2%。
表3 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不同类型电子书阅读情况
电子书类型
选择比例
都市言情
23.5%
文学经典
17.2%
历史军事
15.4%
生活社科
15.1%
武侠仙侠
14.8%
悬疑推理
13.0%
玄幻奇幻
12.4%
影视娱乐
11.6%
经管励志
10.7%
灵异科幻
7.6%
青春校园
7.6%
官场商战
7.0%
游戏竞技
5.8%
其他
0.3%
月均手机阅读花费金额较去年有所上升
就手机阅读花费来看,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中有25.2%的人能够接受付费阅读。2016年,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人均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16.95元,较2015年的11.19元有所上升。
表4 我国国民手机阅读花费
手机阅读花费
选择比例
10元及以下
5.7%
10-20元
3.9%
20-30元
3.4%
30-50元
2.9%
50-100元
2.5%
100-200元
2.8%
200元及以上
4.0%
从未付费
74.8%
人均花费金额
16.95元
2
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达到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
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
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2016年达到55.3%,较2015年的51.3%上升了4.0个百分点。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为66.1%,同样连续八年上升,较2015年的60.0%上升了6.1个百分点。我国成年国民的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微信阅读飞速增长
有62.4%的成年国民在2016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5年的51.9%上升了10.5个百分点。从微信阅读使用频次与时长来看,2016年我国成年手机阅读接触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次为每天3.29次,较2015年(2.67次)增加了0.62次。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00分钟,较2015年的22.63分钟增加了3.37分钟。
电子书阅读率有所增长
对电子书阅读情况考察发现,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电子书阅读率为28.3%,较2015年的26.8%上升了1.5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与上年基本持平。同时,我国数字化阅读接触者对电子书的价格承受能力有所上升,2016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1.78元,价格接受程度比2015年的1.64元略有增长。
3
六成以上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农村居民微信阅读时长高于城市居民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微信阅读增长显著,六成以上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
对微信使用情况的考察发现,有62.4%的成年国民在2016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5年的51.9%上升了10.5个百分点。
从微信阅读使用频次与时长来看,2016年我国成年手机阅读接触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次为每天3.29次,较2015年(2.67次)增加了0.62次。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00分钟,较2015年的22.63分钟增加了3.37分钟。
微信阅读时长
百分比
10分钟以内
7.5%
10~20分钟
22.7%
20~30分钟
27.4%
0.5~1小时
24.2%
1~2小时
12.4%
2~3小时
4.8%
3小时及以上
1.0%
不同人口特征的微信阅读接触群体,日均微信阅读时长有所差异,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从城乡来看,农村居民微信阅读时长超过城镇居民。其中城镇居民的微信阅读时长为40.99分钟,而农村居民的微信阅读时长为42.70分钟。
从性别来看,不同性别居民的微信阅读时长较为接近,男性居民的微信阅读时长为41.07分钟,女性居民微信阅读时长为42.31分钟。
表2
人口特征
类别
微信阅读接时长(分钟/天)
城乡
城镇
40.99
农村
42.70
性别
男性
41.07
女性
42.31
聊天(聊天、收发文字、语音、图片等)、查看朋友圈中的朋友状态这两项活动是成年微信接触者使用微信的主要选择,选择比例分别为85.7%、81.3%,均超过80.0%。而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也是很多微信接触者的主要选择,看新闻、阅读朋友圈中分享的文章、阅读公众订阅号发布的文章、信息的选择比例分别为76.4%、72.3%和32.4%。微信的一些实用功能,同样获得了部分微信接触者的青睐。其中微信支付的使用率增长最快,有57.1%的人选择微信支付,较2015年(34.0%)提高了23.1个百分点。在公众号上进行实用操作(如订票、打车、订餐等)、扫描二维码、微信游戏使用率增长也较快,分别为21.5%、44.3%和25.7%,均比2015年(11.3%、34.2%、16.6%)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
4
阅读新方式——近两成国民有听书(有声阅读)习惯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近两成国民有听书(有声阅读)习惯,近一半听书者选择收听评书联播,而情感故事是听书者的最爱。
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听书率为17.0%(有17.0%的我国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2016年,有过听书行为的国民人均花费在听书上的费用为6.81元。
有8.4%的国民接触过广播(书评联播和诗歌朗诵、故事节选、广播连载等),6.5%的国民接触过移动有声APP平台的读书类内容,3.6%的国民收听过微信语音推送的内容,1.0%的国民使用有声阅读器或语音读书机。
从听书内容来看,在有过听书行为的国民中,有47.7%的人选择“收听评书联播”,有42.5%的人选择“听故事(情感故事、少儿故事等)”,32.3%的人选择“听图书节选或连载”,11.2%的人选择“听诗歌朗诵”,6.2%的人选择“听英语或进行其他语言学习”,5.0%的人选择“听图书介绍与图书推荐”。
从听书偏好来看,在有过听书行为的国民中,有42.4%的人喜欢的内容类型为“情感故事”,42.0%的人喜欢“历史文化、经典诵读”,33.5%的人喜欢“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20.5%的人喜欢“传统评书”,选择比例均超过20.0%。
当问及不听书的原因时,没有听书习惯是首要原因,超过一半的人(50.8%)选择这一选项,还有19.9%的人“不了解有什么听书渠道”,12.7%的人“不喜欢听书的形式”,10.5%的人认为“没有感兴趣的内容”。
本文材料来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进入新华书店订阅号
获取更多新华书店活动信息
本文链接地址:ADA创下年内新高,上扬幅高达18.8%,还能追吗?
发表评论